發一崇德>不休息菩薩

前人老(不休息菩薩)

 

領導前人 永恆舵手 不休息菩薩 建設一道同風的彌勒家園

前人

陳鴻珍女士,生於西元1923年,河北省天津市人,成長於富裕家庭,其父乃一大善人,常懷慈心救助孤寡,嘉惠貧民,澤被桑梓。

民國三十七年,前人追隨老前人來到台灣,從此在台灣寶島與眾生結下了很深的善緣,四十餘年來,不論多少痛苦與挫折,都在前人的堅強意志下忍耐、突破與接受,而後化為一聲聲的喜悅,和一句句的道喜。誠如前人常感恩說:「一切的成功都是師尊師母天命領導,諸天神聖、萬仙菩薩打幫助道,老前人大慈大悲,再憑自己一股真誠的毅力。」從鄉下走到大都會,從農村走到學界,從國內走到國外,建立了海內海外十七個大道場的道務,這不是一般人所能承擔的大任,必有大智慧和獨到的見地,將道場規劃的有條不紊,在各道場提出「集體領導、整體帶動」,在道務領導或道親成全切實做到情、理、法兼顧。在事務上「十組分工」而團結合作,在修辦精神,力求「學、修、講、辦」四好。這是道場未來遠景的藍圖,一年復一年,逐漸雕塑,前人在修辦理念推動力行「建立國際化的修辦人生」,在德行涵養上實踐「內德~溫良恭儉讓,外德~恭寬信敏惠」達成五輔之德,對坤道尤其注重「坤範四德」,對乾道要求「理直氣和,得理且饒人,切實做到心誠、色溫、氣和、辭婉」的涵養。道場的成長,更是費盡苦心,從平安道場欲達到模範道場,必須所有點傳師、講師、壇主都做到標準化,也就是道親的標杆,因此,前人風塵僕僕,隨處提攜教誨,更重視人才的培養。在道務中心的光慧文教館,成立崇德學院,積極造就修辦人才。在道親教育上,規劃了新民、至善、培德、行德、崇德的五年進修班,為了成全老年道親成立了長青班,為了照顧幼小道親成立青少年界,更為了創造安和樂利的社會,盡一份棉薄之力,大力推廣兒童讀經教育,做好健全人格的紮根工作,影響家長與家庭,進而影響國家社會,可說是包含了老、中、青、少,各界道親都給予溫馨的成全與照顧。

為了回饋社會,照顧學界道親,先後成立了崇德、崇仁、崇禮、崇義、光慧等文教基金會,不斷投入相當的人力、物力、財力、推行修道生活化、社會化、家庭化。經常舉辦淨化人心、活水系列、心中有晴天等文化講座,以及高中、青少年夏令營、成年禮,又成立發一崇德慈善基金會,辦理各項慈善、義賣、義診、濟貧恤苦等工作,對社會國家盡一份心力。推行「寓教於道」的實質活動,更將大道推廣到東南亞各國,以期建立一道同風的彌勒家園。

前人一生提倡孝道不遺餘力,終生集信心、愛心、耐心、恆心、用心於一身,帶著吾們走出人間最光明的大道,為我們排除了許多修道的障礙,如同燈塔一般,照澈後學們修道、辦道的前程,吾們應手牽手,心連心,團結在前人辦道的方針上,履行前人修辦的精神,共同創造永恆不朽的慧命。

前人來台五十餘年,得到國內外政府肯定與表揚,如

  • 1993年獲教育部頒發全國推行社教有功個人獎。
  • 1994年獲頒全國好人好事八德獎代表。
  • 1995年並獲泰國皇家社會福利救濟院頒獎,表彰其致力傳播光明大道於世界,及促進國際文化交流的卓越貢獻。
  • 1999年榮獲當時執政之國民黨頒發華夏一等獎章,肯定前人老為社、國家之貢獻。
  • 2000年榮獲中國文化大學頒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。
  • 2002年榮獲內政部頒發一等景星勳章一座。
  • 2003年第二度獲教育部頒發全國推行社教有功個人獎。

另我們前人所設立的五個文教基金會(崇德、崇仁、崇禮、崇義、光慧)分別在民國80、83、84、85、86、88、90年共七次榮獲教育部推行社教有功團體獎。

前人一生為道犧牲奉獻,一生清修,普渡有緣;以天心為心,以師志為志廣宣大道;持身聖潔威儀莊嚴;開荒台灣寶島六十餘載,懷世界之宏觀;茹苦含辛救世救人,行佛之四無量心,大慈、大悲、大喜、大捨,至誠無息;且將傳統之道場加以興革挹注,可說其智慧溥博淵泉;善巧方便審時度勢、通權達變;引導後進循循善誘帶動向前;造就無數人才,其於道之大體大用周全;將老、中、青、少權分三界,猶如四時合序,一元復始,生生不息,三界一元;承天讚許賦予景命,聖脈續衍;眾等共尊為永恆舵手,其偉大精神鬼神感泣仰瞻。

大德前人於二○○八年歲次丁亥十一月廿九日子時,愿血流盡回天繳旨,佛歸本位道證無極, 老母賜封為「不休息菩薩」。